站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演 奏:
作曲编曲:皮特·格拉汉姆 [Peter Graham ]
演奏指挥:暂无
乐谱风格:现代音乐
音乐形式:交响管乐
演奏乐器:暂无
出版公司:Gramercy
难易等级:5
库存情况:请客服微信号:13910324401,或电话010-85863306
专辑介绍
最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12世纪,法国哲学家伯纳德(Bernard of Chartres)就曾说到:“我们都像坐在巨人肩膀上的侏儒,因此能比他们看到更多、看得更远;但这并不归功于我们敏锐的视觉或是任何身体上的优势,而是因为被他们高举在巨人的高度”。后人数度引用了相似的譬喻,直到17世纪,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Isaac Newton)在写给竞争对手的信上说到:“如果我能看得更远, 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让这个概念在英语世界流...
查看全文
最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12世纪,法国哲学家伯纳德(Bernard of Chartres)就曾说到:“我们都像坐在巨人肩膀上的侏儒,因此能比他们看到更多、看得更远;但这并不归功于我们敏锐的视觉或是任何身体上的优势,而是因为被他们高举在巨人的高度”。后人数度引用了相似的譬喻,直到17世纪,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Isaac Newton)在写给竞争对手的信上说到:“如果我能看得更远, 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让这个概念在英语世界流传开来。
铜管音乐的发展史上,各式各样的音乐型态与风格都曾参与其中,逐渐形塑成今日的样貌,而在美国这个音乐大熔炉中,这样的融合过程最为显著。格拉汉姆(Peter Graham)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是2010年英国铜管乐团公开赛(British OpenBrass Band Championships)中的指定曲,这首曲子正是向为今日铜管音乐的多样性奠下根基的美国铜管乐大师们致敬。
第一乐章:信号曲 Fanfares
宣布乐曲起程的灿烂信号,引用自后期浪漫乐派奥地利作曲家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的第八号交响曲第四乐章。而这个乐章本身是向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传奇的铜管声部致敬,他们早期在喜爱德奥浪漫派音乐的指挥,如库贝利克(Rafael Kubelík)、莱纳(Fritz Reiner)等人的带领下,诠释出独一无二的辉煌声响与震撼气势,可说是令世界上各大乐团望尘莫及。
第二乐章:挽歌 Elegy
音乐以不间断接续(attacca)的方式进入第二乐章,一曲黑人灵歌《悄然离去》(Steal Away)巩固起乐章的基础,对黑人音乐在美国这个爵士乐起源地上起到的重要贡献致上谢意。这个乐章缅怀著两位重要的爵士乐巨匠:一位是在二战之后不断开发并助长各种新兴爵士风格的爵士小号手迈尔士·戴维斯(Miles Davis);另一位则是活跃于摇摆乐与大乐团时代,且首创充满歌唱性的长号演奏风格的汤米·多西(Tommy Dorsey)。
第三乐章:华丽幻想曲 Fantasie Brillante
最后一个乐章的致敬对象是在世纪之交、足迹遍及全球、由「进行曲之王」苏萨(Philip Sousa)带领的的苏沙乐队(Sousa Band)。在乐曲中段可以找到几位大师级的演奏家,从历史长河的迷雾中步出,展现他们炫技独奏的片段:克拉克(Herbert L. Clarke)的短号、普莱亚(Arthur Pryor)的长号、曼提亚(Simone Mantia)的上低音号、以及苏沙乐队中最高薪的鼓手赫尔梅克(August Helmecke)。充满威压的和声声响紧接在炫技片段之后,象征着巨人的脚步声中迈向尾声。(录音: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交响管乐团,文字:Franck Hong)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