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曲家皮特·格拉汉姆(Peter Graham)在凡尔纳逝世100周年的2005年写下这首《地心之旅》向科幻大师致敬,同时作为知名的黑堤铜管乐团(Black Dyke Band)同年在欧洲铜管大赛(European Championships)中的自选曲,助该团顺利夺冠。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的法国作家凡尔纳(Jules Verne),一生创作了六十余部科幻小说,带领着当代读者踏上一段又一段探索各种未知的冒险旅程。最著名的作品包括...
查看全文
英国作曲家皮特·格拉汉姆(Peter Graham)在凡尔纳逝世100周年的2005年写下这首《地心之旅》向科幻大师致敬,同时作为知名的黑堤铜管乐团(Black Dyke Band)同年在欧洲铜管大赛(European Championships)中的自选曲,助该团顺利夺冠。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的法国作家凡尔纳(Jules Verne),一生创作了六十余部科幻小说,带领着当代读者踏上一段又一段探索各种未知的冒险旅程。最著名的作品包括1864年的《地心历险记》、1870年的《海底两万里》、1873年的《环游世界八十天》等。
《地心历险记》叙述地质学家李登布洛克教授(Professor Otto Lidenbrock)在破译了一封古老的密码信之后,得知了冰岛的一座死火山—斯奈菲尔火山(Snæfellsjökull)的火山口,有着通往地心的秘径。于是他偕同了姪子阿克赛尔(Axel),以及冰岛当地的向导汉斯(Hans),三人无畏地展开了一场惊险的地心旅程。书中以阿克赛尔的日记体记叙时间轴为特色,穿插着三人的对话推动故事前进。(文字: Franck Hong)
英国作曲家葛拉姆的《地心之旅》从《地心历险记》原书中节选了数个关键场景,以类似交响曲选粹的概念构成,曲中运用大量的音丛、滑音、弱音器等音响效果,制造出对地心景致的各种想像。全长14分钟的曲子分为九个段落:
1. 1863年6月29日 – 斯奈菲尔火山山顶 The Summit of Snæfells
2. 垂降 Descent
3. 7月1日 – 地球深处的奇观 The Wonders of the Terrestrial Depths
4. 7月19日 – 休息日 The Day of Rest
5. 8月7日 – 地心迷途 Lost in the Labyrinth
6. 8月8日 – 耳语回廊 The Whispering Gallery
7. 深渊营救 Rescue from the Abyss
8. 8月27日 – 上古生物大战;飞升 Battle of the Antediluvian Creatures and Ascent
9. 9月9日 – 返家 Homecoming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