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备受赞誉的"Thorofon"唱片公司发行赫尔穆特·福克斯和张丽明合作的小号与钢琴新专辑上市发行。
《从维也纳到德累斯顿》专辑收录了作曲家卡尔·皮尔斯(Karl Pilss)、奥斯卡·盖耶(Oskar Geier)和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斯(Ernst August Friese)的作品。除了新发现的弗里塞的《随想曲》外,专辑还向维也纳和德累斯顿这两个音乐大都市之间丰富的音乐传统和历史渊源致敬。
卡尔·皮尔斯来自维也纳,曾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萨尔茨堡音乐节工作,奥斯卡·盖耶则在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演奏中提琴,他们都与理查德·史特劳斯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这张专辑中,赞不绝口的是钢琴演奏家张丽明和小号演奏家赫尔穆特·福克斯对维也纳式音乐风格和音色的演奏处理。
卡尔·皮尔斯的《降B大调小号协奏曲》小号与钢琴版本和《八首维也纳圆舞曲》是世界首次cd录音。同样奥斯卡·盖耶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小号钢琴版本和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斯的《小号与钢琴随想曲》也是世界首次以这种形式录制。
专辑曲目
卡尔·皮尔斯(Karl Pilss,1922-1979)
降B大调小号协奏曲(小号与钢琴版本)
Concert for Trumpet in B-Minor
献给前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小号演奏家弗朗茨·登格勒(Franz Dengler)教授
01. I.中庸的快板 Allegro moderato 09:16
02. II.广板 Largo 09:03
03. III.快板 Allegro 07:43
卡尔·皮尔斯(Karl Pilss,1922-1979)
八首维也纳圆舞曲(钢琴独奏曲)
8 Viennese Waltzes for Piano
献给皮尔斯尊敬的老师费迪南德·雷贝(Ferdinand Rebay)教授
01. 华尔兹乐章 I.In Waltz Movement 02:00
05. 安静的 II.Quiet 02:04
06. 活泼的 III.Vivacious 03:07
07. 再次安静 IV.Quieter again 01:55
08. 安静的 V.Quiet 02:51
09. 不要太快 VI.Not too Fast 02:28
10. 缓慢而有旋律 VII.Slowly and Melodious 03:28
11. 圆舞曲乐章 VIII.In Waltz Movement 04:17
奥斯卡·盖耶(Oskar Geier,1889-1952)
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作品18
Concert for Trumpet in E-Major Op.18
献给盖耶乐团演奏家同事爱德华-塞弗特(Eduard Seifert)
(为小号和钢琴而作的版本,由赫尔穆特·福克斯整理)
12. I.庄严进行曲 Marcia maestoso 09:09
13. II.广板 Largo 05:22
14. III.波兰舞曲 Alla Polonaise 07:04
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斯(Ernst August Friese,1880-1963)
15. 为小号和钢琴而作的随想曲
Cappricio for Trumpet and Piano
在晚期浪漫主义的宝库中,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了珍贵的东西
“萨尔茨堡钢琴家张丽明和德累斯顿小号演奏家赫尔穆特·福克斯在这方面尤为出色。这一次,他们找到了卡尔·皮尔斯的《小号协奏曲》,这首曲子充满悬念和动人心弦,在音乐界广为人知,却几乎从未有人演奏过,还有他那奇妙的《维也纳圆舞曲》。此外,奥斯卡·盖耶的《小号协奏曲》和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斯的精湛《随想曲》。不仅如此,我们还能感受到理查-史特劳斯和约翰·施特劳斯的影子,绝对值得一听,这不仅是对所有珍品收藏者的提示和推荐,也是对所有希望通过细腻微妙的音乐拓宽视野,从而享受一个美妙夜晚的人们的提示和推荐。”
——戈特弗里德·弗朗茨·卡斯帕雷克教授(Prof. Gottfried Franz Kasparek 奥地利音乐作家和戏剧家)
向世界音乐界展示作曲家卡尔·皮尔斯(Karl Pilss)、奥斯卡·盖ye(Oskar Geier)和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斯(Ernst August Friese)迄今为止完全不为人知的作品,正是《从维也纳到德累斯顿--小号与钢琴曲》专辑的宗旨。最重要的是,维也纳和德累斯顿这两座音乐之城之间丰富的音乐传统和历史渊源,以及恩斯特·弗里塞的小号与钢琴曲《随想曲》的挖掘发现,都呈现在这张专辑中。
维也纳和德累斯顿通过卡尔·皮尔斯和奥斯卡·盖耶这两位作曲家建立联系纯属偶然:来自维也纳的卡尔·皮尔斯曾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工作,并在维也纳大学任教。奥斯卡·盖尔出生于图林根州北部的罗斯莱本,曾在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演奏中提琴。这两位作曲家皮尔斯和盖耶,因与时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院长的理查·史特劳斯关系密切而结识。
钢琴演奏家张丽明和小号演奏家赫尔穆特·福克斯的学习经历和以往的音乐生涯使他们接受了一种被传统称为“维也纳式“音乐风格,在这张专辑中完美展现了这种“维也纳风格”。
专辑以卡尔·皮尔斯的两首作品开始
卡尔·赫尔曼·皮尔斯(Karl Hermann Pilss,1902年4月7日出生于维也纳)是奥地利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位热心的业余圆号演奏家,这可能唤起了他儿子对音乐的热爱。年轻时,他就已经积累了钢琴演奏方面的工作经验。毕业考试后,他在维也纳师从费迪南德·雷贝(Ferdinand Rebay)学习钢琴、音乐理论和作曲。1927年,他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
从1930年起,他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指挥。1941年,他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独唱指挥,1934年至1969年,他担任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研究主任。除了在多所音乐学院(今天的维也纳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任教外,他还从事歌曲伴奏和大键琴演奏。他的早期作品包括合唱和声乐,后来又创作了管弦乐。除了音乐之外,皮尔斯还喜欢绘画,这一点从CD 的封面图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出。
专辑的开场曲是《降B大调小号协奏曲》这部作品出版于1936年。由于其篇幅和长度,现在罗伯特·金音乐公司(Robert King Music)提供的是作曲家本人完成的钢琴缩写本,其中包括各种关于管弦乐队配器的说明。该作品只有一个已知的管弦乐伴奏录音,既未出版,也无从获得了,由卡洛·道恩·莱因哈特(Carole Dawn Reinhart)与匈牙利国家管弦乐团(Hungarian National Orchestra)共同演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张CD上的小号与钢琴版本卡尔·皮尔斯被视为世界首次录制。皮尔斯将这首小号协奏曲献给了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小号演奏家弗朗茨·登格勒(Franz Dengler)。登格勒曾在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即今天的卡尔·玛丽亚·冯·韦伯音乐大学)学习小号。1908年,理查·史特劳斯在柏林皇家歌剧院(即今天的菩提树下大街国家歌剧院)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1918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指挥和长期总监弗朗茨·沙尔克聘请他担任首席和独奏小号手。这项工作于1955年结束。1931年至1959年,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即今天的音乐暨表演艺术大学)教授小号,并于1932年被任命为该校教授。1960年,他获得了奥地利科学与艺术荣誉十字勋章。阿道夫·舍鲍姆(Adolf Scherbaum)和赫尔穆特·沃比什(Helmut Wobisch)是他最著名的学生。
皮尔斯与史特劳斯之间通过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关系在此已经显现,这也是马洪(Mahon, Erik S.: Political Influences on Solo Trumpet Literature in 1930s Europe: 对卡尔·皮尔斯和保罗·欣德密斯作品的考察)。
专辑收入的钢琴独奏《八首维也纳圆舞曲》时皮尔斯献给其老师费迪南德·雷贝(Ferdinand Rebay,1880年6月11日生于维也纳,1953年11月6日去世。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已退休的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维也纳圆舞曲特色专家京特·塞弗特(Günter Seifert)教授对维也纳圆舞曲的特色有如下描述: "维也纳圆舞曲受施特劳斯家族和 J. Lanner的影响和塑造,与其他形式的圆舞曲有着明显的区别。要想演绎出具有挑战性的华尔兹,必须具备极高的敏感度,才能将旋律有机而直观地展现出来"。
因此,维也纳华尔兹因其悠久的传统和对奥地利文化的重要性,自2017年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绝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通过奥斯卡·盖耶(1889年7月3日生于图林根州罗斯莱本,1952年10月17日生于德累斯顿)和他的作品《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作品18》,专辑的音乐也由此从维也纳转到了德累斯顿。由于盖耶与理查·史特劳斯的深厚关系,《维也纳到德累斯顿》的主题仍然是维也纳: 奥斯卡-盖耶主要在德累斯顿音乐大学接受音乐教育,师从费利克斯·德雷塞克(Felix Draeseke)学习作曲,并于1913年至1952年在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演奏中提琴。他的独奏曲和室内乐作品流传后世(他的大量作品可在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的档案中找到)。
他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作品18》(小号与钢琴版本,由赫尔穆特·福克斯整理)是献给他的同事爱德华·塞弗特的,爱德华·塞弗特是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的小号首席独奏演奏家,也是理查·史特劳斯最喜爱的小号手。1938年9月20日,67岁的爱德华·塞弗特在德累斯顿Städtische Ausstellungspalast首演了这部由布鲁诺·斯切斯塔克(Bruno Schestak)指挥的作品。自那以后,这首曲子再也没有演奏过,被认为已经失传。根据我们在图书馆和音乐遗存中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可以推测乐团的全部资料已在1945年2月13日德累斯顿空袭中被毁。
弗里德里希·爱德华·塞弗特(Friedrich Eduard Seifert,1870 -1965年)是德国国家管弦乐团的第一位独奏小号手。在许多史特劳斯作品的首演中,他都担任小号独奏。他对史特劳斯作品中的小号段落驾轻就熟,同事们称他为“无懈可击者”。德累斯顿新闻报的评论家(1983年9月22日晚报)写道:"作为首演,我们聆听了国家大剧院中提琴演奏家奥斯卡·盖耶的小号与乐队协奏曲。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协奏曲,以进行曲和波罗乃兹舞曲的节奏为主,中间夹杂着旋律优美的长调。这首现代音乐始终听起来高雅、灿烂、闪亮,这不仅归功于独奏家的精湛演奏"。
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斯(Ernst August Friese,1880-1955 年),赫尔穆特·福克斯编辑,小号与钢琴随想曲
鲁道夫·克拉蒂纳(Rudolf Kratina)绘制,附手记: 理查德·施特劳斯博士指挥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于1927年3月25日演出“莎乐美 Salome”,这是他大部分歌剧的诞生地,献给我亲爱的同事奥斯卡·盖尔的永恒记忆。
这张CD的构思很有深意: 出身于萨尔茨堡,现任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小号独奏家赫尔穆特·福克斯(Helmut Fuchs)与出生于上海,萨尔茨堡的钢琴家张丽明(Lilly Zhang-Sowa)共同演奏录制了这张专辑。以往小号与钢琴的曲目并不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赫尔穆特·福斯却在音乐史上发现了“新大陆”: 卡尔·皮尔斯(Karl Pilss,1922-1979)出生于维也纳,是一位钢琴家和作曲家,曾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合唱团指挥、国家歌剧院首席伴奏和萨尔茨堡音乐节研习主任。他与奥斯卡·盖耶(Oskar Geier,1889-1952)一样,都为小号创作了协奏曲。这两位作曲家之间其中一个“连接”是理查·史特劳斯。皮尔斯曾经是当时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院长理查 史特劳斯的助理指挥,创作了小号协奏曲,献给当时的维也纳爱乐小号首席弗朗茨 登格勒Franz Dengler,而登格勒是在德累斯頓音樂學院求學後,進入柏林歌剧樂團,當理查 史特勞斯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擔任院長後,被帶去維也納了, 他也是赫尔穆特在维也纳国立暨表演艺术大学教授约瑟夫 鹏贝格Josef Pomberger的老师,算是师爷。盖耶曾是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的中提琴手,他創作的這首小號協奏曲獻給了當時的小號首席爱德华 塞弗特Eduard Seifert.当时乐团的指挥也是史特劳斯,因此CD的标题为“从维也纳到德累斯顿”。两首小号协奏曲均以小号与钢琴版本演奏,皮尔斯亲自写的钢琴版本,盖耶的手稿在大战空袭中被烧毁,赫尔穆特·福克斯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塞弗特的钢琴手抄稿,进行了整理。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塞(Ernst August Friese,1880-1963)的《随想曲》在这一”套餐“中显得颇像一个“甜点”。
纯净和丰富的音色
然而,当聆听这首曲子时,人们很快发现音乐非常接近于管弦乐队的原始版本。声音的走向使钢琴与小号丰富的音色相一致,混合贝森朵夫三角钢琴强有力的低音,使整个空间产生了美妙的共鸣。两位音乐家互动地非常出色。赫尔穆特·福克斯的吹奏音色格外纯净、流畅,演奏非常灵活。张丽明则充分利用了贝森朵夫三角钢琴丰富的音色,并以精湛的钢琴演奏和优美的连奏闪亮登场。
卡尔·皮尔斯的这首协奏曲开头乐章是一个类似大合唱的主题,中间的慢板乐章充满了晚期浪漫主义风格,最后的进行曲式乐章有一段长长的管弦乐队的间奏和一段管弦乐赋格曲,其中的进行曲主题是以对位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钢琴家清晰地演绎了旋律的所有变化。奥斯卡·盖耶(Oskar Geier)的协奏曲优美、旋律优美、节奏精致,虽并不特别激动人心, 却是小号演奏家展现自己最佳风采的机会。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塞的随想曲非常适合展现小号演奏家的个性风采,这首曲子分为几个不同性格的段落,也有抒情的部分,最后以欢快的音符结束。
史特劳斯和勃拉姆斯的圆舞曲
张丽明充满爱意地演奏了皮尔斯的钢琴独奏曲《八首维也纳圆舞曲》,用温暖的钢琴音色展现了这些圆舞曲在史特劳斯笔下的色彩,听起来就像勃拉姆斯的怀旧曲调,或者几乎就像肖邦的玛祖卡舞曲。
综述: 这张CD对于希望扩大曲目范围的小号演奏家来说,首先是一张音乐史资料丰富的唱片,其次是一张具有演奏价值的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