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听雨/音乐周报
编者按:上期本报管乐版刊登《柏林一年,再访曾韵》,通过对曾韵的访谈,了解到作为职业演奏家的他对管乐艺术的全新理解。作为第16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铜管组金奖、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圆号首席,曾韵是中国管乐教育的一个典型,值得管乐从业者和学习者思考。为此,本报特专访曾韵的老师温泉,请他为读者梳理曾韵从一个普通管乐学习者成长为职业演奏家的学习历程。
不是天才,但有天赋
问:您是否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曾韵是什么时候?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境?
温泉:曾韵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大概10岁、11岁左右。印象中他不太爱说话,显得比较羞涩、内向。当时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在听我上课讲解的一些内容时,他的眼中含泪。我推测,可能是因为当时刚来北京,我给他讲解了一些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所以心里会有一些触动,甚或是意识到以往的专业学习存在一些缺失,感到焦虑、失落。
问:您还记得当时曾韵给您吹奏的是什么乐曲吗?
温泉:曾韵当时演奏了莫扎特《第三圆号协奏曲》以及《回旋曲》。他是比较有天赋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他的家境并不是很优渥,家里应该是没有钢琴的,但是他的听音很好,音准很好。我建议他直接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当时他的压力很大,一方面要强化专业技术能力,一方面还需要补习文化课。所幸他很努力,也很幸运,最后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问:曾韵的音准从最初就很好,您有什么训练方法吗?
温泉:我认为这是天赋所在。就比如英国圆号演奏家丹尼斯·布莱恩,一门三代吹奏圆号,他本人极有天赋,年少成名。曾韵的成长经历也有相似的情形,他家里也是三代都演奏圆号,通过三代人的积淀传承,赋予曾韵艺术上比较全面的条件。
问:刚开始学习时,您觉得曾韵吹号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温泉:他最初的问题在于声音不行,没有音乐。可能受最初学习环境的影响,对国内外新的艺术理念不够了解,视野受到局限,演奏方法相对陈旧、滞后,对声音的认识、音乐的处理等比较陌生,存在差距。
问:您觉得曾韵是一个天才吗?
温泉: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他的努力,以及老师、学校对他的帮助和支持。他现在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是缺一不可的。最初跟我学习的几年,他每年进步都很大。曾韵十分善于学习,学习能力很强,观察十分仔细。他能取得很大进步的原因之一是他抓住要点的能力很强。可能外界会说,我是不是给他开小灶、加课之类的。事实上,恰恰相反,我当时也没有想到他会有如今的成就,我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厚此薄彼。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我反而会更多地去关注。
最打动人心是他的音乐
问:关于演奏的技巧和方法,您是怎么给曾韵调整的?
温泉:我会给他讲解一些方法,也会分析造成他演奏中一些问题的原因,但是没有要求他必须改。一些问题或许通过他自己的调整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我只是把比较科学的方法告诉他,他可以根据我的方法去做一些调整,这些方法问题讲透、理解就可以,更多的是靠自己去摸索。一些问题在他高一的时候就解决得差不多了。我们去芬兰比赛的时候,他的演奏就比较成熟了,算是真正开始步入职业演奏家的道路了。
学校也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他曾经赢得中央音乐学院BOB拔尖创新人才计划,每年有5万元的培训经费,可以出国比赛,同时也要求一年有两场独奏音乐会。当时的音乐会给他积累了很多的乐曲,也有了很多演奏的经验,这才有后面曾韵的成长。所以,我认为,他并不是一个天才,很多成就得益于后天的积累。
问:您觉得曾韵专业上的优势是什么?
温泉:他在演奏上的优势是多方面的。在国内外音乐界,能达到大师水平的演奏家并不是依靠一个、两个优势,更需要具备多项优长。曾韵就是在音色、技巧、对音乐的把握等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当然,曾韵最具优势的还是音乐。包括在芬兰比赛,他可能也会有一些失误,但是最打动人心的还是他的音乐。
音乐学习讲究顺其自然
问:您在教学中对乐队片段是如何讲解的?
温泉:我在对曾韵的教学中并没有刻意侧重乐队片段的讲解。当然,大学时候是有乐队课的。关于在乐队中的吹奏,基本上是他练好了跟我说,我稍微说一下小的细节就可以了。
职业演奏家并不是完美的,但他现在已经具备了可以自我教学和修复的能力,不再需要旁人提醒了。独奏和乐队的演奏基本上可以达到我的要求,一些很小的问题其实在音乐会上并不明显,但在录制唱片的时候就需要做到完美。
问:曾韵报考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时候,您有没有特别指导一下?
温泉:那时候曾韵并没有上课。因为当时考试的曲目也是比较常规的内容,我记得他吹奏了理查·施特劳斯《第一圆号协奏曲》,这个乐曲他没有一次是完美吹奏的,还得在德国乐团中再深造。
问:作为一个资深的圆号老师,您有没有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
温泉:我认为,这个是不存在什么模式的,主要还是因材施教。我的教学理念就是在学生小时候就应该打好基础,将后面演奏需要的耐力、控制力练出来,使演奏乐曲时需要的各种技巧都基本具备。但是,如果急于求成,后面再从基础磨就会很慢。所以,小时候应该重点放在基础训练上,这样以后在演奏大型乐曲的时候,技术上应该就没有什么负担了。
关于圆号乐曲的选择,我建议初学时从古典曲目开始,这类曲目对气息的要求比较低,学习难度也不高,一些乐曲的乐队编制也小,刚开始练习主要关注发音准确度、干净以及舌头的技巧就可以了。再大一些,可以尝试浪漫派乐曲。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情感更强烈,情感表达上的要求会更多一些。年龄稍大一些,关于这方面也能做得稍微到位一点。现代派和浪漫派的作品,小时候尽量不接触。并且小时候不要太过于强求成为什么样,可以有目标,但是不必强求,顺其自然。只要你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付出就行,最后的结果不必特别在意。
问:您觉得目前中国铜管人才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温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人才辈出,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的政策。文化的发展是不同于经济发展的,它需要时间的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它的发展成就才能显现出来。虽然当前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但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是急不得的。显而易见,随着社会的进步,铜管音乐发展得比较好,最明显的就是,每年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的考生水平都有明显提高。但这也是国家发展水平、艺术教育水平整体提高的结果,我们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不必过于骄傲,毕竟问题与短板还有很多,亟待我们通过教学、演绎实践的努力去克服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