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弗朗赛(Jean Françaix, 1912年5月23日出生于勒芒)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作曲家、钢琴家,以其多产的作品和充满活力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遵循着自德彪西以来的法国音乐传统,以“创造愉悦”为最高目的,热情而富于魅力,并时时寓以幽默和讽刺,体现了典型的法国情趣。弗朗赛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降法国首要的作曲家之一。
法国作曲家让·弗朗塞出身音乐世家:父亲是作曲家和钢琴家,母亲是声乐教师及一支著名合唱团的创始人。弗朗赛10岁起就师从纳迪娅·布朗热,学习和声与对位法,并在10岁时创作了第一部钢琴作品《献给杰奎琳》并出版。受到莫里斯·拉威尔德的鼓励,弗朗赛到巴黎音乐学院求学,学习作曲和钢琴演奏。18岁时他获得了钢琴家伊西多尔·菲利普的钢琴大师班的第一个奖项。在两年后的维也纳国际音乐节上,他的作品《八首船歌》(Huit Bagatelles)得以奏响。1936年他的《钢琴小协奏曲》(Concertino)在巴登巴登室内乐音乐节上广受好评。1959到1962年间他在...
查看全文
让·弗朗赛(Jean Françaix, 1912年5月23日出生于勒芒)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作曲家、钢琴家,以其多产的作品和充满活力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遵循着自德彪西以来的法国音乐传统,以“创造愉悦”为最高目的,热情而富于魅力,并时时寓以幽默和讽刺,体现了典型的法国情趣。弗朗赛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降法国首要的作曲家之一。
法国作曲家让·弗朗塞出身音乐世家:父亲是作曲家和钢琴家,母亲是声乐教师及一支著名合唱团的创始人。弗朗赛10岁起就师从纳迪娅·布朗热,学习和声与对位法,并在10岁时创作了第一部钢琴作品《献给杰奎琳》并出版。受到莫里斯·拉威尔德的鼓励,弗朗赛到巴黎音乐学院求学,学习作曲和钢琴演奏。18岁时他获得了钢琴家伊西多尔·菲利普的钢琴大师班的第一个奖项。在两年后的维也纳国际音乐节上,他的作品《八首船歌》(Huit Bagatelles)得以奏响。1936年他的《钢琴小协奏曲》(Concertino)在巴登巴登室内乐音乐节上广受好评。1959到1962年间他在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任教。直到他去世前,他在巴黎的音乐圈非常活跃,经常演出。
与同时代的先锋派作曲家相比,他虽然崇尚法国印象派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却不受限于任何一种音乐的“意识形态”:他的音乐充满调性,旋律优雅,且节奏鲜明。他偏爱管乐器,代表作有《萨克斯管小四重奏》(Petit Quatuor pour Saxophones), 单簧管与钢琴的《第一管乐五重奏》(Quintette a vents No。1), 《带变奏的主题》(Tema con variazioni),双簧管协奏曲《花神的时辰仪》(L’Horloge de Flore)和单簧管协奏曲等,它们均已成为音乐会的固定演奏曲目。
他的作品体裁广泛,包括了五部歌剧和十六部芭蕾舞剧:1951年由纽约城市芭蕾舞团演出的《弗朗赛风格》。
父亲阿尔弗雷德·弗朗凯是作曲家和钢琴家,勒芒音乐学校的教师。母亲也是学校的声乐教师。弗朗凯早年在家里接受音乐教育,后至巴黎,随纳迪娅·布朗热学习钢琴和作曲。1930年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8年后,他的钢琴协奏曲在巴登-巴登室内音乐节上演,获得巨大成功。
此后一直从事作曲,创作了10部芭蕾音乐、电影配乐和大量的器乐曲。他还是一名出色的钢琴家。1965年曾与自己的女儿同台上演了自己的“双钢琴协奏曲”。弗朗凯的作品遵循着法国音乐传统,以夏布里埃、拉威尔、普朗克等为楷模,以“创造愉悦”为最高目的。他的作品平易近人,热情而富于魅力,并时时寓以幽默和讽刺,体现了典型的法国情趣。1997年,弗朗凯逝世于巴黎。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