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原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后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20岁举办首次个人音乐会,1918—1936年寄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1936年回国;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追授)。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普罗科菲耶夫(Sergey Prokofiev)自幼从母学习钢琴,5岁试写钢琴曲、9岁试写歌剧。14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20岁举行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1918-1936年旅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36年回国定居,继续从事音乐创作。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 早期(1902-1914)以管弦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为主,富于青春气息,音调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
(2) ...
查看全文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原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后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20岁举办首次个人音乐会,1918—1936年寄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1936年回国;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追授)。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普罗科菲耶夫(Sergey Prokofiev)自幼从母学习钢琴,5岁试写钢琴曲、9岁试写歌剧。14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20岁举行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1918-1936年旅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36年回国定居,继续从事音乐创作。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 早期(1902-1914)以管弦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为主,富于青春气息,音调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
(2) 旅居国外时期(1918-1936)受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影响,作品的节奏强烈、和声复杂、曲调仍带有俄罗斯悠长的音调;
(3) 后期(1936-1953)创作追随国际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
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后的十五年间,他侨居国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国弹奏、指挥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声誉。 回国后选取爱国主义主题,把苏联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进行创作。先后获得极高荣誉:劳动红旗勋章、人民艺术家,六次获斯大林奖;外国诸多有名音乐组织成员。世界各国艺术界一致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普罗科菲耶夫的重要作品几乎包括各种曲式,主要作品有:
(1) 舞台作品(歌剧):马格达伦,赌徒,火天使,谢苗·科特科,三桔爱,修道院的订婚礼,真正的人;
芭蕾舞剧6部,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
(2) 乐队作品:7部交响曲,小交响曲,序曲,交响组曲,5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配乐多部。
(3) 室内乐4首;钢琴曲十几首以及声乐曲多首。
代表作:交响童话《彼得与狼》;D大调《古典》交响曲(第一交响曲)。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