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Time, Vol. 6: Mr. Jelly Lord
演 奏:温顿·马萨利斯 [Wynton Marsalis]
作曲编曲:暂无
演奏指挥:暂无
专辑风格:爵士乐
音乐形式:暂无
演奏乐器:小号
唱片厂牌:索尼
发行时间:1999
专辑介绍
媒体评论人士在Wynton时毕竟跳脱不出同行前辈的影响,加上参与“爵士信差”《The Jazz Messengers》乐团标榜硬咆博乐风的习惯,八零年代的Wynton听起来还是有Miles Davis与Freddie Hubbard的影子。这段期间以“经典时刻”《Standard Time》系列前三辑、《Hot House Flowers》与《Black Codes》等作品最容易听出当时尚青涩的Wynton;而个人创作曲《Delfeayo's Dilemma》(收录于专辑《Black Codes》中),利落的高低转折显现出绝对成...
查看全文
媒体评论人士在Wynton时毕竟跳脱不出同行前辈的影响,加上参与“爵士信差”《The Jazz Messengers》乐团标榜硬咆博乐风的习惯,八零年代的Wynton听起来还是有Miles Davis与Freddie Hubbard的影子。这段期间以“经典时刻”《Standard Time》系列前三辑、《Hot House Flowers》与《Black Codes》等作品最容易听出当时尚青涩的Wynton;而个人创作曲《Delfeayo's Dilemma》(收录于专辑《Black Codes》中),利落的高低转折显现出绝对成熟的演奏技巧。
那么,教一位即得利益者放弃现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特色,终将落得「某某小号手的拷贝猫」之臭名,无法让自己进入爵士史册留名。Wynton尝试走出他人的影响,最终在早期纽奥良爵士中觅得了方向,并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九零年代后崭新的Wynton显窕鴾h乐找到与现代接轨的桥引,以「新古典爵士」〈Retro Swing〉替爵士乐寻找年轻的听众。这十年是Wynton雄霸天下的日子,不仅黄袍加身获「时代杂志」推举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葛来美音乐奖座一只接一只;甚至象征新闻与报导文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奖〈Pulitzer Prize〉也颁给了他。这段期间的作品建议从《Standard Time Vol.6 : Mr. Jelly Lord》开始去了解Wynton对传统的孺慕之情;从《The Marciac Suite》去感受Wynton的创作与领导统驭的能力;从替他赢得普利兹奖的《Blood On The Fields》3CD史诗作品去体会Wynton关怀人文的一面。
打着「新古典爵士」〈Retro Swing〉旗帜,Wynton已为自己夺下大片现代爵士江山,几乎笃定成为载入爵士史记「本纪篇」的二十一世纪候选。接着Wynton接掌了「林肯爵士中心」〈Jazz at Lincoln Center〉的总监乙职,并使他的触角更加多元;身为全世界最大的非营利爵士乐推广机构的总监,他的动作除了继续将爵士乐推向世界各个角落之外,每周更在广播节目中向全美120个公营电台用力推销爵士之美,节目名称为「林肯中心爵士之声」〈Jazz From Lincoln Center〉。更重要的是向下扎根的动作,一系列「给青少年的爵士乐」〈Jazz For Young People〉活动让「教育」亦成为该中心的基本方针。
然而,Wynton对传统爵士精神的过分偏执却也常常导致非议。千禧年纪录片巨作,由Ken Burns执导的「美国三部曲」终章【Jazz】,Wynton全程参与了音乐部分的监制;但缘于Wynton对传统爵士乐的革命情感,导致整部爵士纪录关于七零年代后的发展完全付之阙如。此举马上导致评论界与当代演奏家群起鞑伐,评价二极,甚至钢琴手Keith Jarrett亦大为不悦,亲自投书表示抗议。让笔者好奇的一点则是,若Wynton认为七零年代之后的爵士乐非爵士乐,岂不连自己的努力同时一笔勾消?然而笔者愿意试着理解他的想法,若换个角度去看这件事,七零年代后爵士乐的重心已转移至欧洲,不再是美国专属的文化资源;若单纯以「美国」为出发点,七零年代后的爵士乐发展的确有足够的理由不被放入。
收起全文